甘庄柳下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白洁小说网www.77sea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西军的兵源虽然来源于全国各地,但主要以陕西、关中本地的青壮为主组成。越到后期,关陕比例越大,他们粗犷彪悍,吃苦耐劳,很多人是同县同乡,甚至同村同族,他们的社会关系密切牢固,战斗非常勇敢、顽强,不怕牺牲。

对于西军将士来说,抗击西夏就是保家卫国,因而参军打仗的积极性和热情很高,加上名将辈出,训练有素,装备精良,而奖赏往往非常丰厚,故而西军常常敢于深入瀚海戈壁,千里奔袭,迂回穿插,机动作战,颇有汉唐雄风!

西军及其所处关陕尚武成风,很多家庭数代都在西军终身服役,全部的身家性命和财产都在西军军营,父亡子继,生生不息。很多男子活不过三十岁,如杨家将十二寡妇征西描述的那样,西军中一堆年轻的寡妇聚集而居随处可见,相依为命,互相照顾。需要说明的是,西军来源较多,不全是汉人将士,也有很多吐蕃和羌族士兵,还有当地厢兵、乡兵、猎户等,形成了军事联防机制。但是,战斗核心依然是关陕青壮组成的西北禁军。

继范仲淹、韩琦之后,西军又诞生了一代名将狄青,西夏军队闻之丧胆。金汤城和宥州之战,狄青大败西夏军队,屠杀砽咩、岁香、毛奴、尚罗、庆七、家口等部族,焚烧西夏储备的粮食数万石,收缴帐篷二千三百顶,俘虏五千七百人,这是宋军为数不多的真正大捷。狄青因为年轻时犯罪被黥面充军,即使当上将军,狄青每次临敌作战时披头散发、带铜面具,出入敌军如无人之境,西夏军望风披靡,没人敢前来阻挡,称呼狄青为“青面阎罗”。

西军并不是驻扎在一个地方的一支军队,而是分布在关陕永兴军路、鄜延路、环庆路、泾原路、秦凤路、熙河路面向西夏和河湟青唐羌族、吐蕃的五路禁军的统称。每一路数万人不等,神宗、哲宗时总数约20万人,每一路设置一名统制,从五名统制中产生一名德高望重、战功卓着的统制作为经略,统一领导五路军队,种世衡、刘仲武、种师道等名将都做过西军经略,以种家最为显赫。神宗熙宁六年(1073年),王韶率领西军击败青唐、河湟地区的西夏、羌人和吐蕃,收复河西走廊后,新设了熙河路,西军就从五路变成六路。

但是,由于熙河路面积过小,且处于西夏战争的最前沿,双方多次交战,反复拉锯。虽然已经收复河西走廊,但北宋朝廷对其态度并不明确,导致熙河路界限并不固定,兵力不多。哲宗亲政前,还一度丢失该地区,故而时人称呼西军一般仍然以“沿边五路”冠之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穿越:寒门逆袭之步步为营

穿越:寒门逆袭之步步为营

夏日吹冷风
穿越过来的张扬,无巧不巧的到了一个名字叫章阳破落寒门小子身上,一路披荆斩棘,开启了一段颠覆寒门的逆袭成功之路…
修仙 连载 36万字
我把神棍老爹卷成首辅

我把神棍老爹卷成首辅

山的那边
(科举+轻松沙雕+种田+后期朝堂) 晏珣穿越到大明,有了一个除了读书干啥都优秀的父亲。 前世是孤儿的他感受到浓浓的父爱,立志做个大孝子,砸锅卖铁供爹读书! “爹,头悬梁、锥刺股,我会监督你的”。 “爹,十年科举八年模拟,你做一下”。 晏鹤年崩溃:“儿子,要不还是我挣钱供你读吧!” 多年以后,晏珣把爹卷成了首辅,他凭着多年教育经验成了帝师。 (科举:爹啊!振兴大明就靠你了!)
修仙 连载 0万字